烏托邦已死,升級無了時
儘管可能焦慮、有學不完的新東西、永遠是個新手,但唯有樂於升級工具、升級自己,人類才能持續往理型靠近。雖然靠近,卻永不止息。
儘管可能焦慮、有學不完的新東西、永遠是個新手,但唯有樂於升級工具、升級自己,人類才能持續往理型靠近。雖然靠近,卻永不止息。
前幾天去電影院看了電影,從頭到尾都聽到有人在講話,體驗很差。在那之後我沒辦法停止思考「上劇院看戲」這件事,以至於非得把思緒付諸文字才行。
鎌倉如同一口深井,看不見底。從外張望,就是個普通的小鎮,看不出哪裡特別。只有帶著手電筒一寸一寸潛入,才會在這處掘出歷史的遺骸,在那處聞到文學的鹹味。然而越深探,我卻越不知所措⋯⋯
如果你和我一樣使用iOS搭配macOS,那麼選擇電子書閱讀軟體非常困難。不是因為沒有好的,而是每一種都不差,選哪種好像都可以。我選了又換、換了再換,最後勉強篩選出三個,而且依然無法肯定地說:「用這個就對了!」十分糾結。不過,在試用的過程中,還是累積了一些經驗,所以在此為文,供有緣人參考。
一旦取得電子書檔案,管理方式便可憑個人喜好,只要記得檔案存在哪,要找的時候找得到就好了。最陽春的方法是開個資料夾,把所有的書都丟在裡面。可是這種方法雖然簡單可靠,但放久了恐怕會忘記自己究竟有哪些書,甚至根本不會想到要去找。
作為一個內容都要另外從網路取得的平台,Facebook不可思議地肥大。
電子書店存在已久,但經過一陣百家爭鳴的時期,最近漸漸塵埃落定。電子書的數量增加了,不論英文、日文或中文,我們終於能經由正規管道取得電子書,不愁無處花錢,也免於因為使用盜版而良心不安。買得到電子書真是太好了,現在我們終於可以開始考慮如何藏書。
2017年6月6日是Apple的開發者大會。對於關注科技領域發展的人以及果粉來說,這可是一大盛事。以下紀錄我看今年WWDC的雜感。
事實很簡單:每個人都需要一台電子書閱讀器,尤其是搭載電子墨水的那種。讓我告訴你為什麼。
愛書人手不釋卷的形象已經作為一種肥皂劇角色的樣板被固定下來了吧。吃飯時、走路時、搭捷運通勤時、去公園遛狗時,臉一定要埋在書裡才行。我雖然討厭樣板人物,卻也不得不承認:我曾經認為,如果可以每天一直讀書,就這麼讀到死也沒關係。
2017年3月29日,Apple Pay開放台灣區使用。嘩~地一下子iPhone用戶綁了幾十萬張信用卡進去,開始到處嗶嗶嗶,並向好友炫耀「今天,Apple Paid」。我也跟風試用了幾天,覺得這項產品真適合我,但同時又打從心底不在乎。以下是我身為消費者的想法。
最近迷上了聽書。不是「天橋下說書的」講的那種,那種我這輩子從沒見過,更沒聽過。我知道的天橋下從來就沒有說書人,要說究竟有什麼呢?大概是堆著雜物或停了速克達吧。
在實體世界中,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買的東西當然是我的。」而在過世之後,這些物品的所有權就自然轉移給繼承人,再明白不過。可是,在2016年的數位世界,我們買來的東西可能根本就不屬於自己。這篇就來談談數位時代消費者的困局。
每個人都可以分別用兩種視角看待「數位資產」:創作者與消費者。對消費者而言,數位資產包括你在網路上購買的東西,像是音樂、電影、電子書等;也包括電子帳戶,像是PayPal、比特幣。如果你是創作者的話,自然也包括你寫的文章、拍的照片、畫的圖畫、編的歌曲,拍攝的影片。
數位遺產的所有權是眼下極為棘手的問題,簡單來說:我們付費得到的東西很多時候根本不屬於我們。Everything as a service。我們買到的是服務,不是購買物本身。「什麼都有」與「一無所有」從來不曾像這個時代這麼接近。然而,一旦考慮想要怎麼樣被記住?想要留給後人什麼東西?就不得不開始釐清,究竟我們真的擁有什麼東西,又能如何處理。
《Pokémon GO》在台灣推出剛滿二週,我也每天抽空抓怪抓了兩週。期間與朋友、家人、同事談的幾乎往往離不開Pokémon;走在路上隨時都會撞上其他的訓練師;從來沒見公園這麼熱鬧過。激烈的兩週過去,對於《Pokémon GO》與擴增實境頗有一些簡單的感想,在此做個記錄。
我時常想到死亡,以及我死亡後的世界。不,我指的不是天堂或地獄的景象,而是我曾活過的這個世界,在我死後會是什麼模樣。而曾經活過的我,又會對未來造成什麼影響。我會在心裡盤點我擁有的少少的東西,想像死後這些東西會流落到哪裡去。其中,讓我最為難的,偏偏是我財產中佔比最大的一塊:數位資料。
我現在每天都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我想你也一樣。當我們的日常活動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我們在乎的東西也逐漸數位化。以往放在抽屜裡的信件和照片,現在都變成在傳訊軟體和雲端上。這個轉變導致我們必須重新考慮兩件事:一、怎麼保存資料,避免丟失?二、怎麼讓私密資料不讓外人看到?
所有人都懂得整理郵件的方法,只是沒有確實領悟電子郵件的設計模式而已。但為什麼呢?
垃圾郵件極為煩人,但你總不明白這些垃圾製作商怎麼會有你的信箱地址。其實,你可以知道。
那天,我們剛結束在糺の森的野餐,就下起了大雨。雨來得太急,打亂了原定慢慢散步的行程;匆忙之中,我們決定騎車到附近的茶寮休息,吃甜點、等雨停。
下鴨。鴨川與高野川合流之處以北的三角地帶,京都市左京區的兩河流域。正如美索不達米亞是古文明的發源地,下鴨地區也有古老的歷史:這是京都最古老神社的所在地,據說文獻記錄可追溯至西元前90年,也是女性守護神的供奉處。古老的東西總散發神秘的氣息,而最增這份神秘性的,正是一片佔地12.4公頃的原始森林──糺の森。
對於人生,總有不滿。對於理想世界,有時還抱著憧憬與期待。對於日常的庸俗,不得不追尋美來與之對抗。所以當虛擬現實變得可能,好像一覺醒來發現美夢都可以成真。
京都有一種植物,在我心中生了樸實的根;靜靜地,以其象徵意義餵養我在俗世紛擾間,還能保有方寸寧靜。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聖嬰在溫室裡鬧得全球的寒意都隱忍不動。我們一行人原本預期要在楓葉季節過後,踏上古城京都喧囂方盡的石板路,浸染蕭索。帶著那樣的心情編排了行程,如今卻不由得被挑起一絲期待──也許楓還紅著。
當我回憶二〇一四年秋天的關西之旅,腦海裡混沌的蒙太奇中最清晰的畫面,是探訪司馬遼太郎紀念館那天。紀念館本身好極了,但那層次的記憶脫不了到此一遊的虛榮;真正縈繞不去、每每在不知所謂的時刻突然鮮明起來的,卻是漫步來回車站與紀念館間所經過的住宅區。
似乎什麼也沒記錄下來。
村上春樹的小說自成一格,並以那種風格風靡了幾乎遍及全球的讀者,其中必有超群之處。但小說賣得好,理由可以有很多。我們往往只能後見之明地分析,接近穿鑿地覺得這樣那樣。然而,背後究竟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什麼樣的書會打動這麼多人?
很久了,聽聞《記憶傳承人》這部針對青少年所寫的人文科幻小說應該是高中的時候,卻從沒機會讀。這次聽外籍同事談及,才知道原來這本紐伯瑞文學獎得獎書原來名列美國初中學生必讀書單。這點讓我有些好奇,相較於美國的高知名度,何以這本書在台灣卻默默無名,鮮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