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張圖是這麼說的。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的收件匣保持淨空,一種人有14,654封未讀郵件。這張圖有點損人的意味,暗示後者不懂得如何整理信件。其實不是這樣。所有人都懂得整理郵件的方法,只是沒有確實領悟電子郵件的設計模式而已。但為什麼呢?

先想像一個情境。

小佑家門上設有一個信箱。每天數次,郵差會從門外的投遞孔,把信件送進門內的收件匣。小佑每天到門口收信兩次。一次是早上起床,梳洗完畢,他會自收件匣取出當天的報紙,有時也會收到一些會員通知與廣告傳單。他稍微瀏覽一下,把不感興趣的廣告傳單原封不動塞回信箱內;少數吸引他注意的信件,他會連同報紙一起帶上餐桌,一面享用早餐,一面閱讀。讀完之後,也在出門的時候順手塞回信箱。

第二次收信是下班回家時。人緣好的他通常一打開門,收件匣內的郵件就會禁不住搖晃,掉落一些在地上。於是,他將信件撿起、查看,把不感興趣的傳單與廣告原封不動地塞回信箱。家書、情書、朋友的來信,以及明信片等,他珍而重之地拆開來一一細看,然後再塞回信箱。

久而久之,小佑的玄關滿地都是信件。郵差每天投遞新的信件,但在小佑的眼裡看來,那些信件漸漸的長得都一樣了。拆封過的與沒拆封的混雜在一起,只能用堆疊的順序來判斷信件是新是舊。無奈的小佑只好偶爾選擇最上層的那幾封拆開來看;讀完之後,再塞回信箱裡面。


荒謬吧?你可能一邊看一邊嘀咕:「信箱不是那樣用的。」

是吧。在實體生活中,很少人會像小佑一樣,把信件一股腦地往原本的信箱裡面塞。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在使用E-mail時卻採取與小佑一模一樣的做法,任憑自己的信箱塞滿了混雜的郵件。

實體信箱也好,電子信箱也好,收件匣都不適合用來存放大量郵件。收件匣就像是你家裡的信箱,只是讓郵差把信投進去而已,你一旦把信拿出來,就不該再放回去,而是要另外找地方放才對。

那麼,究竟該怎麼做呢?


來看看阿左的做法。

阿左有一個電子信箱。每天數次,系統會把信件推送到他的「收件匣」中。阿左每天收信兩次。一次是早上起床,梳洗完畢,他會打開iPad讀取當天的電子報,有時也會收到一些會員通知與廣告信。他稍微瀏覽一下,把沒興趣的廣告順手丟進「垃圾桶」。少數吸引他注意的信件,他會一面享用早餐,一面閱讀。讀完之後,這些資料大多同樣進入垃圾桶,偶爾有他想留存的內容,則會細心地複製到筆記軟體中,或用郵件「分類」標注起來,然後將信件「封存」。

第二次收信是下班回家搭捷運時。人緣好的他通常還沒打開信箱,就會發現E-mail軟體的icon顯示著未讀信件的數量(今天是13封)。這次,阿左用手機打開了信箱,無聊的廣告與通知再度進了垃圾桶,而家書、情書、朋友的來信等,就珍而重之地一讀再讀,看完的信件再度「封存」起來。當然,每個月也會有電子賬單、每年會有繳稅通知,雖然很想隨著廣告一起丟進垃圾桶,但畢竟沒那種勇氣,於是暫時放在收件匣,等繳費完畢再封存。


不同的電子郵件軟體會有細節上的不同,不過,大體上都按照同樣的架構運作:

收件匣、分類、封存、垃圾桶。

唯一可能讓人感到困惑的是「封存」,但它恰好是最重要的功能。我覺得「封存」這個說法不甚恰當,因為依中文的使用習慣,封存實在過於煞有其事。中文的封存,有「密封」的意思,似乎要把信件封印起來,丟到雷鋒塔或五指山下,永世不得打開似的。你怕永遠找不到郵件,當然不敢隨便封存。

封存的原文是archive,其實是檔案或檔案庫的意思。E-mail在商務方面使用廣泛,因此也借用了辦公室中的物件來比擬。處理完的文件收入檔案庫,我們通常稱作「歸檔」;這個說法可能比封存好些,但對於個人用戶還是有點距離。

對一般人來說,所謂的封存其實就只是「收起來」的意思。把信件從信箱中拿出來,看完後,把信收進抽屜。

很多人疏於整理收件匣,也許是因為電子收件匣不像實體信箱有明顯的容量限制,也許只是沒有養成習慣。但人的注意力總有限制,一旦收件匣內有超過100封未讀信件,那些未讀信件的提醒就和小佑的玄關一樣,已經毫無意義了。

盡量把收信匣空出來,等真正重要的信件到來時,才不會被垃圾給淹沒。

「重要的信件?」你問,「反正又不會有人寄信給我。」

其實有的,或許我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