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日文程度要靠字典讀日文書根本不可能,非得先去學個兩年基礎再來挑戰;還好有 jisho.org 幫忙,雖然讀得又慢又累,終究還是能看懂。
這時候覺得活在網路時代特別幸福。
以我的日文程度要靠字典讀日文書根本不可能,非得先去學個兩年基礎再來挑戰;還好有 jisho.org 幫忙,雖然讀得又慢又累,終究還是能看懂。
這時候覺得活在網路時代特別幸福。
歐巴桑是搭捷運不懂得先下後上的門檔、是一面走路一面追劇練等的路障、是在全廁所小便斗都空著的時候硬要站你旁邊的傻屌、是看不出排隊的動線卻羞於開口問的插隊者。 歐巴桑無所不在,但那不是歐巴桑。那是現代文盲。
這篇有點有趣,不過對我來說,所謂的「歐巴桑」早已無關性別、年齡、種族、黨派,更像是一種文化殘廢的代稱。
https://sosreader.com/n/user/@liuyomi/article/5ace0032fd89780001a8dd1d
「無須多跑一趟,免除您○○○○的麻煩。」這種宣傳說詞很普遍,似乎也能說服消費者。
到底還是不想面對人,面對機器比面對人要自在得多。
作者註是一回事,譯註和編註還是適可而止吧。
在網路世界中設下國界壁壘,讓人非得肉身存在該國境內才能取得,這究竟保護了誰?又傷害了什麼呢?
我實在很不會分類,想編個Twitter List都無從下手。究竟海豹小狗小貓要算在宗教類還是娛樂類?
想起早期的Facebook很流行各種小測驗、心理分析之類的問卷,現在回頭看顯得居心叵測。不過我其實更傾向相信FB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不知道未來要往哪裡去,只是在尋求獲利方法的路上,一步步把用戶資料交出去而已。
不要忘記FB最初是評選正妹起家的。
男性都應該讀讀川上未映子的《乳與卵》。你肯定看不懂、根本無法理解,但正因如此才更該讀。 理性無法解釋的東西,試著用身體去體會。那也做不到的話,至少能夠感受徒勞。
一直覺得看不見世界的美好是因為我挖掘不夠深、不夠廣,也是感官太遲鈍、不夠認真。那固然都沒錯,但似乎不只如此,也許視角都要轉換才行。 要把眼睛挖出來,一顆向外、一顆向內看才行。要讓眼睛互看才行。要把眼睛遠遠地丟出去,自己都找不回來才行。
明明沒有血腥場景、也沒有煽情音樂、沒有專家分析、也沒有名人八卦,只不過是空景配上報案電話錄音,甚至不算是什麼報導。
為什麼聽著聽著就哭了呢? Looking Back at Mass Shootings After Parkland | The New York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3Y5SB5MiE
上捷運前打算利用搭車時間記錄看完電影的感想;上捷運後滑開手機立馬忘了本來想幹嘛,於是順手刷起推來。下車時才想到:啊!我不是要⋯⋯ 這是手機劣於紙筆的方面之一。
工具可以減少痛苦,品牌帶來快樂。痛苦自然是越少越好,但提供太多快樂則沒有太大益處。
自己架了微網誌之後,發帖的意願也高了。因為覺得是發表在自己家裡,而不是貼在別人開設的平台牆上。 http://eternallogger.com/micro
因為教材的決定權往往在教師身上,教材出版業很容易把自己定位在服務教師。但教材的用戶是學生,設計教材的時候甚至應該考慮在完全排除教師的情況下,學生能否從教材中得到知識。
就這個意義上來說,教材就像聖經。教育改革就是宗教改革。
John Siracusa在ATP第267期說:過去大家對於多媒體作為教育工具較為存疑,除非你是要教程式設計,否則沒有非得用電腦或iPad上課的理由,重點在於我們如何讓教學品質變得更好。 我也覺得。所謂變得更好不等同於變得更好玩,好玩的東西何必由學校來教。 http://atp.fm/episodes/267
後現代顧名思義是基於現代主義而生的,如果忽視這個脈絡,就像是滿口小確幸卻只讀了《挪威的森林》。
遺棄沒有想像中那麼悲壯。妳往前走,終於忘掉跟不上腳步的好朋友。如此而已。
Instagram也知道自己的時間線算法有問題,近期會做些調整。 Changes to Improve Your Instagram Feed –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press.com/blog/2018-03-22/changes-to-improve-your-instagram-feed/
科技至上主義或許是這年頭最猖獗的偽科學。
iBooks終於改善在非視網膜螢幕上使用黑底模式會有可怕鋸齒的問題。開心。(macOS 10.13.4)
人工智能預測鐵達尼號生還者的準確率達百分之九十七,其中大多數是頭等艙的旅客。 但我們難道非得靠AI才能證明這世界上有階級差異嗎? What 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reveals about A.I. https://www.futurity.org/titanic-aritificial-intelligence-book-1713412/
最近比較頻繁地登入Facebook,卻發現每次看到的首頁貼文都是同樣那幾篇,其中一篇從上週起就陰魂不散跟到現在。Instagram也有同樣的毛病。
iOS 11.3釋出了,沒有新的Apple Books,意興闌珊。
Leap of faith, this is. (還不要)用CSS處理印刷排版 https://www.limoritakeu.tech/2018-01-07/(不要)用CSS印刷排版/
不要怪小狗無情,不給吃就不理妳。嬰兒也是先渴望奶水,然後才學會愛母親。 小狗討吃是愛妳的起點。
用了幾天WordPress,漸漸知道為何有些人不愛用。有種用剪刀剪指甲的笨重感。
據傳iBooks招聘了真人編輯,計劃於iOS 12推出「本日精選」頁面,顯然是依循Apple Music和App Store的模式。 https://www.macrumors.com/2018-03-22/ibooks-today-tab-ios-12/
每當有編輯需求,Viticci都先一步搞定了。
Publishing Articles to WordPress with Workflow on iOS https://www.macstories.net/ios/publishing-articles-to-wordpress-with-workflow-on-ios/
新的教育版iPad可以用Apple Pencil,價格維持在萬元,正式成為一部平價電視。但我一直很討厭「沒常識也要看電視」這句俗諺。 https://www.apple.com/tw/education/how-to-b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