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喜歡在評論的時候太輕率地使用全稱,像是台灣人、異性戀者、歐巴桑(大媽)、男人、金牛座等等,因為我相信個人,而每個個人應該都是獨特的,難以被全稱概括。
人行道首先是給商家擺攤、家戶放盆栽,然後是汽機車停車場、行道樹的家,最後剩下的空間才是給人走的嘛! 所以被自行車叮叮叮到底有什麼好抱怨的?
雖然從小看到大,但我永遠無法習慣女性打掃男廁,不論她的年紀多大。#憋尿感言
【新稿自推】你到底留下了什麼?:數位遺產(四)
Trump是美國社會困境的因還是過?選舉就要結束了,接下來呢?
「我知道現在社會上的年輕讀者都意外地蒼老。所以這種小說應當容易被接受,這是專為失去希望的人所寫的小說。」——太宰治〈雌性雜談〉
文學難道不就是寫下那些「有的沒有的事」嗎?比起「有的事」,「沒有的事」通常更顯真實。
「你也不必自恨。我們的宿命來自神的自私與殘酷。就算你沒有問題,祂們看到新款還是會想升級。」 #推小說
VR的美好在於你可以隨時把它摘掉,設計產品時可千萬別忘了這點。(眼望Facebook)
我不認為Overcast內嵌廣告是比較好的做法。廣告總是用戶拒絕付費的最佳藉口。
醒不來的夢不盡然是惡夢。惡夢是你明明驚醒,卻依然離不開焦慮與痛苦。
我至今還是會擔心自己的人生是否走錯了方向,儘管人生其實只有一個方向。值得擔心的事情並沒有想像中要來得多。
每天走路20分鐘搭地鐵是很累沒錯。但我還是要像戒毒一樣擺脫「騎機車多方便」這種苟且思想。
Amazing game. Congratulations, Cubs. After 108 years. This is great!
再窮也要避免陷入隧道視野,如此才窮得有意思。
Creepiest thing about reading Dazai Osamu(太宰治)is when you start to think he was writing about you.
看了Doctor Strange才知道碎形幾何還可以這樣玩,還能呈現這種意義。
Let’s make MacBook an iPad, and vice versa.
已經是了。 https://t.co/pF4UebEj7B
MoMA在Coursera開的現代藝術課程 https://t.co/q7pxpuRAPN
The font size of 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 is too small for displaying Chinese characters, but it seems there’s no way to change it.
Facebook,你最喜歡的區域網路。 https://t.co/ETcKh1pJku
當代最駭人的極致黑色小品:《黑鏡》編劇談創作靈感 - Punchline 娛樂重擊 https://t.co/S03trLY7Un
How did he/she do this? https://t.co/c5yNsSJafC
對殘的定義與重新定義。我是這麼看的。Great exhibition @metmuseum.
Diane Arbus: In the Beginning https://t.co/yJAFuk4w3J
千呼萬喚終於願意出來了嗎? Apple plans to launch new Macs at an October 27 event https://t.co/5F8xNX3tX4
網路的優點來自於開放與互連,利用「網址」(還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嗎?),我可以自由地把一個地方的資訊分享到另一個地方,讓叢生的資訊有機地生長。Facebook的崛起也在於互連,但我卻連自己貼文的連結都找不到,這是怎麼回事?#這不是網際網路
第三場辯論即時漫畫,蠻好笑的呵呵。Jason Adam Katzenstein,《紐約客》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https://t.co/m6qt0UEd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