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志小記

George's notes

有多少立志當超級英雄改變世界的男孩女孩最後敗給了人事行政與例行公事。 #現代風景

撐陽傘的人與機車、自行車騎士相似。許多使用者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同於一般步行的路人,在空間上佔了便宜,還依照一般路人的習慣行進。例如,進入騎樓時不懂收傘(下車牽行)。又例如,開傘(起步)時不會注意路況。

紐約的Other Music歇業了,原本打算今年九月帶著朝聖的心態去一趟,沒機會了。雖然我一生中充斥著來不及參加的派對,還是難免有些感傷。https://t.co/sWNfsCOAaP

我們曾經都把名字寫在水上,那時戳一戳螢幕,會發現材質還會反饋、還會缺陷;那是濕的時代。 緊接著我們改用「有機LED」與「材質設計」。防塵、高亮、水波不興。規範光與陰影,去除一切雜訊,這是乾淨的時代。

先是一頭熱地把新東西搞得一團混亂,吃到苦頭之後再從廢墟中重建秩序。網路時代的人類似乎也逃不掉這個學習階段。

RT @eternallogger: 英國脫歐讓我想起二十一年前從美國去英國開會。在一個用餐場合跟同桌歐洲朋友(忘了哪國,總之不是英國)說我第一次來歐洲,他立即嚴正回應:「英國不是歐洲。」

#歐洲足球錦標賽 已經進入16強決賽。身在台灣,以往總得自己想辦法找網路盜錄流播,但今年有ELEVEN SPORTS。89元就可以追整個歐錦賽程,比買酒和下酒菜的錢還便宜。更重要的是,我們得讓服務提供方知道,有人還肯為需求付費。 https://t.co/f9xCMGlLz7

英國脫歐是對世界一家、異地生活的否定。生在網路世代,人人多少都有「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的憧憬,而歐盟開放的人才市場多少推動了這種自由。不過,過半數的英國人顯然享受不到、陷入困局。向外的眼界既失,自然期望躲回國家的庇蔭之下了。

英國脫歐引我思考的首先是認同問題。半世紀的努力,最終無法讓過半英國人認同自己是歐洲人。從超越國界的理想,退回區分民族的保守概念,這是二戰後歐洲的和平聯盟受到的一次重擊。歐洲如此,那東亞又該如何呢?

大熱天感冒發燒比冷天發燒難受得多。開冷氣畏寒,不開又熱得滿身是汗⋯⋯

判決下來後,市面上的iContacts將開始自動銷毀內建的攝像機,用戶也無法以任何方式加回該功能。 「唉,早上那個男孩,」警探悲痛地說,「恐怕是最後一個挖眼滅跡的受害者呀!」 #AR的未來 #推小說

Apple宣布,新的作業系統將停止支援iPhone 4S。她想起5年前曾經熱切地夢想擁有一台iPhone,卻怎麼也想不起那些助她圓夢的男人的臉。 #現代風景 #推小說

如果硬要找一個輸家,也許是泛科學。透過公開訊息,泛科學可能覺得「調查報導」與「軟文廣告」之間的線可以不用劃分得那麼清楚。不過,部分閱聽人顯然不那麼認為。 https://t.co/hTkaRh7ROS

困獸在籠中打著圈,一二三四五嘻嘻,一二三四五嘻嘻⋯⋯數著眼前的欄杆,牠發現已經看不清籠外的世界。一二三四五嘻嘻⋯⋯ #里爾克 #現代風景

回憶我早年的社交行為,幾乎都是「模仿演出」。直到很久以後,才慢慢找到一種穩定且自己不討厭的樣貌。#內向者的告白

即使跟已經熟絡的朋友談些無關緊要的話,我也會緊張得冒汗,更不用說公開發個tweet這等大事。#內向者的告白

反派不等同於壞人。當多數人覺得選擇黑暗面比較帥的時候,轉而選擇光明面的人就是反派。(願原力與你同在)

LINE(iOS版本)的Letter Sealing功能消失好些天了,意思是不再提供端到端加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