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AR https://t.co/aXgIH30kvK
本以為內文終於不會被蓋住了,殊不知往下一拉⋯⋯ https://t.co/qMvr8JRJuW
每次看見有作者以Facebook作為唯一發表平台,就覺得可惜。如果還特意用了網誌(Notes)功能,那就更難受了⋯⋯好歹去Medium開個網誌嘛!
決定下架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因為:一、我的網站本來就很快;二、沒在賣廣告;三、這個功能十分雞肋;四、不該再用Facebook的app。
靠真的假的 https://t.co/sI87ytVW9v
https://t.co/Ru2bYOFcRa
iOS前資深副總裁Scott Forstall的專訪,他離開Apple五年來首度公開談論開發iPhone的歷史。有好多與Steve Jobs之間的軼事,非常值得一看。 https://t.co/Ru2bYOFcRa
Marvin 3 vs iBooks vs Kindle。電子書閱讀軟體評比。https://t.co/hTOz8nuh2P
Our civilization has out-grown the need for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Instead, we now need ubiquitous wifi and free charging stations.
Travis Kalanick辭去Uber C.E.O. 一職,不過是否要把app裝回來,還待觀察。https://t.co/nhrWBfXyaN
直排的網頁版閱讀介面呀,@Readmoo好樣的。
《樵志札記》都2017年了,電子書究竟該去哪裡買?
2017年蘋果設計大賞得主們。工具類都是些老面孔,除了Elk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有空都載來用用看。https://t.co/sB26F5RNed
〈小記:蘋果開發者大會,2017年版〉 https://t.co/wDI2buZUFR
So iPad Pro is the new Mac. https://t.co/ciNFnCX13v
新北市立圖書館特地設置了這麼個臨時通話室,卻不知為何完全沒有隔音。 https://t.co/lqZP7I0pfN
真的。我近5年間唯一一次使用報紙是自己剪頭髮時拿來鋪地板用。 https://t.co/HfoYXSHDqe
對於在Mac上報稅的體驗,我一句好話也說不出來。
雖然介面說不上美觀,使用體驗也好不到哪裡去,但Calibre是目前唯一能讓我安心集中管理電子書的工具。簡單來說,Kindle、iBooks都是「讀書軟體」,Calibre則是藏書軟體。https://t.co/CRaXaEpePu
在串流和算法當道的時代,最讓我懷念的其實不是片中所說的社區和人情,而是一排一排逛架子發掘片子的樂趣。有些當紅的片子面朝外,有些只看得到側面的片名,既沒有製作群的介紹也沒有觀眾的評比更不能交叉搜尋,卻往往有更多驚喜。https://t.co/S2DDRj1Bj9
我懷疑是否真能透過Google搜尋整個網際網路的內容。能引起我興趣的網站若不是在第一頁的前三名,就是在第10頁之後的深壑中。幾乎可以肯定還有更多排不上名的內容被掩埋在網海底的淤泥中。
會有這種時候吧。讀著一本小說,突然之間覺得自己要被撕碎了,想趕快找個地方躲起來。明明是虛構,卻反而讓眼前的真實世界都變成嘲弄的隱喻,讓理所當然的生活變得卑鄙而不堪。
【新稿自推】《你需要一台電子書閱讀器,真的!》
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在二十六七歲便殞落,是善感的人;另一種則是繼續活下去的其他人。
【新文上稿】《現在開始少讀書》https://t.co/Y9EB2WVIXr
【新稿自推】《Apple Pay手遊上線啦!》 「2017年3月,Apple Pay開放台灣區使用。嘩~地一下子iPhone用戶綁了幾十萬張信用卡進去,開始到處嗶嗶嗶。我也試用了幾天,覺得這項產品真適合我,但同時又打從心底不在乎。」https://t.co/CTgB7QUjmZ
【新文自推】「用朗讀的速度來讀書,我覺得剛剛好。」 ——《讓手機讀書給你聽》 https://t.co/2gQGWPzIFR
雖然一直是Duckduckgo的忠實用戶,但也不得不承認我搜尋時常常用上!g、!gtw或!gjp
在Uber之前,我幾乎不搭計程車,只因搭乘體驗差的機率實在太高。現在Uber退出台灣,我也只是回到不搭車的生活而已。#就算是偏見
我很不喜歡在評論的時候太輕率地使用全稱,像是台灣人、異性戀者、歐巴桑(大媽)、男人、金牛座等等,因為我相信個人,而每個個人應該都是獨特的,難以被全稱概括。
為了不用現金,你願意多帶幾張卡片?多載幾個app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