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一年六月,蘋果在Apple Music上同時推出了兩種音樂格式。一是專攻發燒友的無損格式,一是聲稱將改變藝人創作方式的「空間音訊」(Spatial Audio),兩者都無需加價,直接提供給Apple Music的訂戶選用。就無損而言,蘋果在價格上一舉超越了所有的串流平台,可能成為發燒友的首選串流服務;就Spatial Audio而言,則像是蘋果研發AR技術之餘所挾帶的副產品,一面企圖訂定新標準,一面兼銷自家的AirPods耳機。
我對無損沒什麼意見,跟許多人一樣曾經執著將CD轉成FLAC,後來考慮到硬碟容量而在串流時代開始不久便放棄執著,間接承認自己其實聽不出明顯差異,也沒有閒錢投資發燒設備。抱持著「無損格式固然好,沒有也無妨」的心態持續聽串流音樂。
Spatial Audio是蘋果已推出或即將推出的一系列聲音技術的總稱,我理解為「讓耳機傳出來的聲音具方向性」,未來會應用在多人視訊和AirPods的助聽功能之中。在音樂方面,採用的技術其實是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起初是為電影院開發的技術,後來做了修改,利用算法便能透過一般的耳機營造360度環繞音場,指定樂器發聲的位置。
環繞音效我們都很熟悉了,上過電影院就聽過那效果。這技術用在電影之中很好理解,因為每個角色或東西發出聲音的位置各有不同,理所當然應該從不同的方向傳來。但用在流行音樂上,就有點難以解釋為什麼吉他聲要從左邊來,而不是右邊或中間或天上或腦袋後面。
把樂器明顯地分開來,比較常見的用途在於還原古典樂現場表演的編制。交響樂團編制大,每種樂器所佔的位置有足供辨識的區別,若要還原這種體驗,一直以來都很要求錄音與播放器材,耳機問世降低了普通人取得播放器材的門檻,Spatial Audio或許可以進一步提高還原的程度。至於本來就插電的流行樂,即使在現場,聲音都是經過處理後,由喇叭播放出來,樂器的所在位置不是很重要,反而聽者相對於喇叭的皇帝位才重要一些。
Spatial audio上線之後,我用iPhone附的耳機插在MacBook的耳機孔,挑了幾個推薦曲目╱歌單聽了一下,效果跟原先預想的差不多,沒有如宣傳那般驚艷。
交響樂的樂器確實分離得較為明顯,營造出所謂的「音場」,樂聲此起彼落,正如在現場聽交響樂應該有的樣子。如果你在串流平台聽過古典樂,應該會注意到古典樂的音量比起流行樂要小得多,這是因為古典樂所使用的音量範圍比較寬,而流行樂通常都在最大音量左右遊走。Spatial Audio的音量比起原本的又更小,相對的層次也較多,不過低音往往處理得很差,有時糊成一團,有時像是悶住了一般。
空間音訊體驗:古典音樂歌單中的第一首──〈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處理方式我挺喜歡,這裡沒有將樂器橫向排開,而是用了更多前後縱向的空間,聽來彷彿浪濤般前仆後繼,頗為震撼,可惜後段的低音同樣糟糕,特別解嗨。
爵士樂的表現跟古典樂差不多,偶爾感覺樂聲分得太開了,好像是為了展示空間效果而特意為之,事實上即使身處現場也不至於會聽到彼此那麼疏離的樂聲。再說,躲在家裡戴著耳機的我並不身處表演現場,許多唱片也不是現場錄音,此時所謂的「還原現場」是否依然代表好的混音,我覺得不盡然,理想上應該可以有更靈活的嘗試。
換聽流行樂與搖滾樂的時候,前面提到過的尷尬就浮現了。低音常常是悶的,有時鼓聲也像是被蒙在鼓裡一般。樂聲與空間的搭配還找不到合理的解釋;「果然吉他就是要用左耳聽啊!」持這種意見的人很遺憾我還沒見過。「歌手彷彿就在你面前唱歌」,這是強調聲音效果時理所當然會用的宣傳詞,但聽眾是否真的想要那種效果,似乎少有人考慮過。如今我們習慣用耳機聽雙聲道的流行歌曲,歌手與其說是在面前,其實更像是在自己的頭裡唱歌(我感覺是在鼻梁附近),到了Spatial Audio,歌手真的跑到面前了。換句話說,歌手距離我們的距離比起雙聲道反而更遠。歌聲變遠,而且範圍變窄,在樂聲漸弱歌手獨唱時顯得特別孤單。
這波試聽過後,短期內是不會特別去找Dolby Atmos的音樂來聽了,但這畢竟只是展示性的第一波發表,未來塵埃落定、技術成熟,應該也會有出色的作品問世。多聲道在音樂史上並不是新技術,但人們擁有多聲道播放設備的比例確實是史無前例的高,難說不會由量變產生質變。只是,在流行音樂領域,Dolby Atmos如果想取代雙聲道成為立體聲的標準,想來還有重重難關必須克服。那些難關可不僅僅限於技術領域,更是一門發明新語言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