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串流時代開始之前,我們煩惱要把CD燒錄成FLAC、Ape還是MP3,苦思要用什麼資料結構來整理音檔,專輯封面圖檔當然越清晰越好,甚至願意花時間一首首歌輸入歌詞與曲名。那是笨拙的手工時代,別說複用性了,換個系統連字都無法正確顯示出來。

音樂串流時代開始之後,期待美好的日子似乎終於到來:突破語言限制的異國情調、由唱片公司提供的高解析正版資訊、顛覆音樂品味的推薦歌單、集中管理的音樂資料庫⋯⋯平台包辦一切,我們付錢、享樂、提升品味。

然後屢屢遇到下圖顯示的情況:

圖說:以Spotify日文版播放細野晴臣的〈住所不定無職低收入〉。歌單內顯示正確的漢字,但播放中的資訊卻是音譯的羅馬字

我在Spotify的英文、中文、日文介面間來回切換,清快取,開VPN。我願意改用我不熟悉的介面語言,只要它能顯示正確的專輯資訊。但我怎麼也無法擺脫那串謎語般的歌名,那串似乎想挑戰最長英文單字的謎。啊,那謎語是異國情調嗎?是唱片公司提供的正版資訊嗎?顛覆了品味嗎?是、是、是。所以錯的是我嗎?

我早該發現了,也許確實早就發現了,串流時代宣告了看待音樂的視角被統一。那是一家美國科技公司的視角,它以羅馬字為優先,把音樂作為情境的陪襯,並且不斷要求你心情開朗。晚餐爵士、讀書靜聽、返家輕聽、冥想背景音、Peaceful!Peace!媽的你為什麼不Peace!?

Spotify於二〇一八年三月曾經推出名為「Line-In」的社群平台,企圖讓用戶修補它那充滿異國(美國)情調的元資料。科技媒體MakeUseOf有文報導,題為〈音樂宅現在能修訂Spotify的元資料〉[1]。音樂宅?硬蕊音樂粉?雖知道這是釣魚標題,但我還是上當了。這裡有同樣的邏輯:聽眾並不在乎音樂,遑論元資料,會在乎的只有你們這些「音樂宅」。

Line-In上線短短不到半年便夭折了,同時拋給許多用戶一個關乎身分認同的問題:我是音樂宅嗎?

我是Juushofuteimushokuteishuunyuu嗎?錯的是我嗎?


【更新】2019.3.17 :上圖舉的例子在原文發佈的隔天就不再出現了。真好,真希望我每次發牢騷都能即時觸發修訂。然而只要你聽的不只是自己語言的歌,就一定會遇到類似問題。


  1. 原文標題為〈Music Geeks Can Now Edit Spotify’s Meta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