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子書與紙本書哪個好?」的討論曾經熾烈,如今塵埃漸落,電子書銷量下滑,也發現爭論的焦點往往無關乎閱讀。當時考慮的多是不同的文字載體提供了哪些服務,給了我們方便、優惠抑或溫度;卻鮮少探究這些閱讀工具會把自己變成怎樣的讀者。由於大多數人讀書是為了消遣,當電書產業主要服務大眾讀者時,討論會失重並不意外。遺憾的是,當熱潮褪去,深度讀者可能也失去了被電子書服務的機會。

我說的深度讀者,是那些特意去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之類的閱讀方法,並且有毅力長久付諸實行的人。這些人知道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得用不同的方法,而且讀書的深淺有別,每個階段得用上的工具也不一樣。如果要進行高層次的「主題式閱讀」──亦即針對某主題同時閱讀多本著作,跨越單一本書的範圍,創造一個讓不同作者辯論、溝通的環境──此時讀者的筆記就必須從多本書中引用資料。

引用參考文獻的方法,就紙書而言十分直覺,儘管各個學術領域有慣用的風格,但最為隨性的讀者也知道要怎麼回溯所引用的段落。這是頁碼的功勞,例如我們可以這樣引用外科醫生Sherwin Nuland在《死亡的臉》一書中的段落:

「饑餓而死對沒有意識或失去知覺的病患來說,可能比見到他癱瘓或營養不良產生併發症更能接受。」(Nuland,1993年,頁141)

然後在書目列表中加入書籍資訊:

楊慕華(譯)(2019年3月)。死亡的臉(原作者:S. B. Nuland)。時報出版。(原著出版年:1993)。

顯然,紙書的版式一旦固定,只要找到2019年出版的這本書,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頁碼輕易找到參照的資訊。觀點是誰提出的、何時提出、在哪裡提出等資訊,一目了然。

然而,電子書就不一樣了。準確來說,我指的是流式電子書。流式電子書是多螢幕時代的產物,這種格式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針對不同螢幕的尺寸調整呈現資訊的多寡。在電腦的大螢幕中可能並排呈現兩頁的內容;用平板電腦比較接近一般書籍的尺寸;在手機的小螢幕為了舒適閱讀,顯示的字數會少得多,否則字會小得無法閱讀。

於此,從紙書移植過來的頁碼,從遺產變成了遺毒。問題顯而易見,只要更換閱讀裝置、改動字級、調整視窗大小,軟體就會重新編派頁碼,頁碼就會與原先顯示的不一樣。這與紙書的差別是本質上的:書頁是紙書的基本單位,卻不是流式電子書的基本單位。電子書試圖模仿紙本書頁的結果,體驗差不多等同於一根進度條,也盡喪了頁碼存在的價值。

電子書不是沒有辦法照樣用頁碼參照,只是不得不把閱讀裝置與狀態考慮進去。這次引用Roland Barthes的《符號帝國》試試看:

「柏青哥遊戲完全沒有性的意味(在日本,性行為就在性之中,不在他處。)」(Barthes,1966年,頁87)

上面照樣利用頁碼來定位,與紙書沒有不同,但書目就麻煩了:

江灝(譯)(2014年)。符號帝國(原作者:R. Barthes)。麥田出版。(原著出版年:1966)。Apple Books,字型:Original,原始字級,視窗大小:2156 x 1570,裝置:MacBook Air 2019年版。

對,我是在說笑。這種書目就算詳細寫了,大概也不會有人為了找到引用段落特意去重現閱讀環境。在這裡,電子書刻意模仿紙書的結果,就是不如紙書。但這不代表電子書就注定不如紙書,而是採用了不合適的元素導致的結果。頁碼幫不上流式電子書的忙,流式電子書也不需要書頁,因為另有更適合的基本單位──HTML標籤。

不論是亞馬遜的AZW3還是更廣為使用的EPUB格式,其基礎都是HTML類的標記技術。眾所皆知,HTML是用來建立網頁的標記語言。電子書檔案就是一個打包了許多網頁的包裹。正如網頁以超文本、超連結為基本精神,數位化後的書籍理應是最適合參照的格式。由於每個HTML標籤都是潛在的連結標的,不論是章節、文字段落、圖表還是圖片都很容易引用,正如網頁連結一般,只要點擊就直接打開書,跳轉至對應的區塊。透過連結,在書外所做的評論、筆記就能留有線索;而這線索則會直接導向原來的文本,上下文的脈絡也完整保留下來。

書籍作為思想的載體,本身雖然是線性的,但在讀者手上,就成了可以自由搬弄的工具。若是完整實現了超連結,我們可以在保留語境的情形下,安排適當的「作者論壇」,利用前人的辯證建立自己的觀點。熟知網路歷史的人可能會想到Project Xanadu,那是在文件之間利用色塊與拉線提供視覺線索,保留了完整的語境。在多螢幕時代,分處不同螢幕中的內容之間互相溝通變得更加困難,但基於網路的服務多少可以填補這個鴻溝。雖然視覺線索如今已經很難達成,但連超連結都放棄的話,未免也太可惜了。

如今,超文本的潛力在電子書中幾乎都因為種種原因被棄置,其中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技術障礙,而是電子書商所提供的封閉環境。事實是,每一家電子書城都希望你在、最好「只在」他那裡閱讀,卻不可能保證自己架上擁有市場上所有的出版書籍。如此一來,再怎麼方便製作出精美的「金句摘要」都是徒勞,甚至是有害的。以防盜防拷為名,它鼓勵斷章取義,卻阻礙你取得上下文的脈絡。從這個角度看,保留語境是一種正義(the right thing to do);反之,可說是道德瑕疵。

我不是不理解電子書商的難處,也確實有一些閱讀軟體企圖幫無用的「頁碼參照」尋找替代方案。Kobo每一個章節會重頭開始計算頁碼,雖然把問題縮小了,卻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Readmoo從封面開始將HTML標籤一一標號,從「#1」開始順著數,到最後是一個好幾千上萬的數字,這個數字大到幾乎只對Readmoo閱讀器本身有意義。Kindle則有自己獨特的「位置」算法,基本上可以直接對應到句子,不只是段落而已。

對照Kindle與其他家的閱讀介面,確實會覺得設計者是真正花了心思的讀書人。除了上述的「位置」之外,Kindle也早早就在自家的「筆記與標註」網站提供了Open in Kindle的服務。在網站中,讀者可以看到自己劃線的內容,並且藉由連結打開閱讀器,直接跳到含有該標註的頁面。然而,這種看似理想的做法,卻因為刻意封閉而變得十分難用。首先,這個連結無法拷貝出來貼到自己的筆記中,你只能透過該網站打開書。再者,它只適用在Kindle商店購買的書,你手動匯入的書籍會被歸類為「文件」,至今根本無法在桌面版Kindle閱讀軟體裡。

最後提一下開源軟體Calibre的做法。它內建的新版閱讀器所提供的做法我最喜歡,除了位置之外,另外提供了「參照模式」(Reference Mode)。參照模式的邏輯是「檔案號+HTML標籤」,例如第六個檔案的第四個HTML標籤便是「6.4」,由於EPUB中的一個章節通常就是一個檔案,因此結果很類似「章節+段落」,只是加上了封面頁、序文、導讀之後,第一個檔案不會是第一章。這樣一來,這組數字不但對閱讀器有意義,讀者也比較有辦法將它轉換為「人類也看得懂」的邏輯。加上書籤的位置與筆記的內容儲存在EPUB檔案本身之中,只要閱讀器讀得懂就不會遺失。Calibre擁有開源軟體常見的各種缺點,卻是最沒有動機刻意阻礙讀者的閱讀環境,我期待它未來在本地建立超連結的潛力,也期望電書有朝一日能真正成為堪用的思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