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手遊上線啦!

2017年3月29日,Apple Pay開放台灣區使用。嘩~地一下子iPhone用戶綁了幾十萬張信用卡進去,開始到處嗶嗶嗶,並向好友炫耀「今天,Apple Paid」。我也跟風試用了幾天,覺得這項產品真適合我,但同時又打從心底不在乎。以下是我身為消費者的想法。

Apple Pay就是感應式信用卡,但也不是

就使用上來說,Apple Pay就是感應式信用卡。你把信用卡掃進iPhone[1]裡,然後把iPhone當成那張信用卡來掃描指紋付款。因此,只要支援感應支付的刷卡機大概都能用,結帳時認明「水波紋」[2]即可,不必特別向店員詢問能否用Apple Pay。當然例外情況還是會有,例如某些店家可能只支援特定銀行的信用卡,但那是信用卡端的分歧,與Apple Pay無涉。

所以簡單來說:Apple Pay等於感應式信用卡。

儘管這麼說,但Apple畢竟不是銀行,所以Apple Pay也不是Apple發給你的信用卡。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把權責分開來看。負責幫你付款的依然是銀行,而不是Apple;錢的問題還是找銀行處理。Apple Pay只是你跟銀行中間的橋樑而已,這個橋樑提供了「指紋感應」的功能,並且從中(向銀行)收取服務費。

信用卡是什麼

所以,要搞懂Apple Pay到底能幹嘛,只要搞清楚信用卡到底能幹嘛就好了。信用卡雖然牽涉到銀行(台新、中信、富邦等),也跟信用卡組織(Visa、MasterCard)有關,但身為(懶惰的)消費者不必深究。我們只要知道,信用卡的基本道理是:「你向銀行保證未來會付錢,所以銀行先幫你代墊給店家」。也就是說,信用卡只是代墊服務罷了,沒有解決什麼本質的商業問題。

追究信用卡的起源,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張向餐廳賒帳的記帳卡,處理上好餐館用餐卻帶不夠現金的窘境(我也常常這樣),後來逐漸演變成各種商品和服務都適用,可見忘記帶錢是人之常情。如此一來,在銀行介入之後,常常忘記帶錢、帶不夠錢的人們便習慣於賒帳付款的生活,也開始了與繳款期限和循環利息搏鬥的日子。

當然,任何人都大可不必使用信用卡,只要記得帶現金就好了。

Apple Pay比較安全,但沒有比較方便

信用卡利用「消費者的個人信譽」來提供賒帳服務,所以「消費的是不是本人」這件事就至關重要。目前信用卡提供的卡號、驗證碼、簽名、簡訊通知等機制無一不是為了加強確認這件事。

可是,盜刷事件還是有。我就遇到過兩次。因為再怎麼說,你不可能用一張卡片來判斷使用者究竟是不是本人。假設今天我的卡掉了,被一頭餓鬼揀走,拿去餐廳吃了一頓,嗶一聲感應付了款,誰也不會懷疑他的身分,直到我打電話去銀行掛失。

這時Apple Pay和Touch ID[3]就派上用場了。指紋相對獨特,而且(目前還)難以複製,因此通過了指紋驗證[4],便有相當把握判斷消費者是信用卡所有人。我認為,Apple Pay的價值就在這裡。

正如Apple Pay網站所說:

無論店內、 App 甚至網頁,
盡享安全付款。

重點在於安全。此外,如果Apple沒有說謊,沒有人有辦法取得你的信用卡資訊和指紋,因為這些資訊不會存在Apple伺服器,就連手機上的資訊也是透過加密技術處理過的數字產品,無法逆向推算出你的指紋和信用卡號。也就是說,Apple、店家、店員都不會知道你的卡號,而且只有你本人可以使用Apple Pay付款。

設了這麼多限制,想當然爾它比起感應式信用卡片,絕對算不上「比較方便」。讓我舉幾個實例來看:

  1. 去好一點的餐廳吃飯,餐畢買單的時候,原本只要確認帳單,把信用卡夾進帳單本,再遞給服務生即可;如今卻必須跟著服務生走到刷卡機前刷卡。不優雅。

  2. 在櫃檯點好了咖啡,跟店員說要用信用卡感應,但卡機卻裝在櫃檯深處。不得已只好墊腳伸長了手,手指還得死命地扣著Touch ID。真彆扭。

  3. iPhone的Home鍵太髒,感應了幾次都失敗。拿起來呵呵氣,用衣襬擦一擦,終於成功了!真害羞。

  4. 用高鐵app刷高鐵閘門,跳出Apple Pay擋住QR code,屢刷不進。

  5. 接近卡機結帳時,跳出「只支援單張信用卡」的錯誤通知,原來是另外的感應卡靠得太近。

當然以上幾點不是Apple Pay的錯,甚至可以說Apple Pay其實反應出當下進行信用交易時的安全漏洞。「安全」本來就與「方便」相牴觸,只能在取捨間盡量兼顧而已。

Apple Pay的流行,反映我們對於(除了手機之外的)實體物的憎恨

我當然沒有忘記Apple Pay的多卡管理功能。能夠把好幾張信用卡集中管理確實很理想,「卡片能少帶一張算一張」確實是許多人的共識,我也不例外。

2007年,佐藤可士和提倡「空手日」,也就是不帶包,空手出門,據說會有「出乎意料的解放感」。從那時開始,多少人開始精簡隨身攜帶的物品。有趣的是,那正是第一代iPhone上市的年份,隨著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目標也逐漸變成:只帶手機出門。

不僅相機、文件、電腦變成累贅,公事包甚至皮夾最好也都別來佔空間。既然皮夾都不帶了,那麼會員卡、信用卡、紙鈔最好也都消失,更別說零錢了。「零錢呀,什麼時代了還帶零錢?」我也會這麼說。於是不帶錢包、討厭零錢成為一種流行,與「簡約生活」的審美觀不謀而合。

現在的趨勢是,盡可能刨除一切不必要的實體物,盡可能把一切數位化。CD、紙本書、影碟自然都只是生灰塵的髒東西;紙鈔、硬幣、存摺又臭又髒,不如網銀裡條列分明的欄目。數據不佔實體空間(除了手機),也不會發霉生灰,就算不整理也不顯髒亂。看不下去的時候拇指一按,就可以回到我美美的桌面。

越是數位化,越受歡迎;材質上越不值錢,越顯得乾淨。金屬製的零錢被厭棄,而手機記帳軟體所繪製的圖表卻讓人欣喜不已。儘管錢還是散亂在各處難以彙整,薪水依然追不上購物的慾望,卡費還是偶爾忘記繳納。

但只要數位化一切,就算沒有本質上的改變,也覺得生活更美好。

電子支付手機遊戲

更棒的是,Apple Pay沒有讓事情變得更複雜。確實金錢的流域中又多了一隻手來攪和,但至少對使用者而言,原本的理財狀況雖然沒有變好,但也沒有更亂。

有人也許會因為追求伴隨著Apple Pay而來的優惠,而多辦了幾張信用卡,但這個人也有可能因為其他的優惠去辦卡。隨之而來的麻煩自然要耗上一些心力去處理,例如一年要刷多少錢才免年費,多張卡的卡費要記得繳、刷卡回饋有什麼限制、何時要記得改用另一張,諸如此類。

這些額外的精神負擔可以讓人樂此不疲,正如種菜手遊要求你每隔半小時就刷收成一樣。刷著刷著,也成為一種專業。果然,有什麼比起金錢更容易數位化的呢?又有什麼不能把金錢變成遊戲的理由呢?

大概沒有。畢竟是金錢與手遊是如此契合。

Apple做為一家AR公司,它能做的也就是讓既有的東西加上一層虛擬的樂趣,讓原本的金錢遊戲更好玩而已。如果計算積點和回饋可以更容易,每個月的收支可以自動條列得清清楚楚,最好順便幫我畫好圓餅圖。簡單又方便,我只要伸手嗶嗶嗶就好了。那麼,我的生活不是更加美好了嗎?

果然,遊戲是我本來就愛玩的,Apple沒有強迫我玩。

如果在這場舉世同歡的遊戲之中,有人突然覺得有點空虛、有些無聊,那也是這傢伙自己的問題,與Apple無涉。大概。


  1. iPhone 6以上設備適用。 ↩︎

  2. 提供非接觸式信用卡交易的兩大主要服務是Visa的payWave和MasterCard的PayPass。如今(2017年)的感應機台幾乎都能兼容這兩個系統。 ↩︎

  3. Touch ID是Apple開發的指紋辨識系統。 ↩︎

  4. Apple:「即使是局部特徵,也很少有兩枚指紋相似到符合 Touch ID。每一枚登記指紋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是五萬分之一⋯⋯」(來源:《關於 iPhone 和 iPad 上的 Touch ID 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