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已死,升級無了時

軟硬體升級往往苦樂參半。每年九月蘋果推出新手機,同時也會推出新的作業系統。在這段期間,網路上便會出現大量的文章,有的介紹新系統的新功能,有的勸人最好不要升級;少不了各種手機變磚的哀嚎、以及「我的沒事啊」等報平安訊息。

我很容易著迷於新科技,為了嚐鮮,常常忍不住第一天就升級了。比起舊系統的穩定,新功能與操作模式對我的吸引力更大。不過,今年的iOS 11卻讓我碰了個壁,一堆臭蟲和介面上的小瑕疵煩死人。雖然可能不與升級直接相關,但升級iOS 11之後iPhone 6S明顯變燙了,最後竟然發生電池繃開螢幕的慘事。

圖說:升級iOS 11不久,電池膨脹撐開了iPhone 6S

「沒有壞,幹嘛換?」我曾經也支持這個信條,畢竟升級需要成本,而我是個吝嗇的人。因為吝嗇,所以更討厭浪費,簡單來說沒有必要就不想花錢。何況電子垃圾既然已成全球問題,盡量拉長電子產品的使用年限也就成了道德義務。我樂於繼續當個吝嗇鬼。

硬體如此,軟體也有另一番思考。軟體升級的風險顯而易見:新的系統針對新的硬體優化,而舊的硬體自然會被移到次要的位子;結果是輕則變醜變慢,重則不敷使用。我有一塊升級到iOS 9的iPad 2,目前雖然還能用,反應速度卻令我難以忍受(我自認容忍度大於一般人),瀏覽網頁它也會不斷閃退,更不用說玩遊戲了,目前幾乎只能拿來看書、看影片。

就算電腦、手機本身還堪用,伴隨著作業系統升級,許多來不及應變的軟硬體常常就無法使用了。幾乎每次macOS升級,都會有人問某某軟體還能不能用;專業用戶尤其擔心,畢竟InDesign要是打不開,美編的一天就白耗了。我有一塊繪圖板,五年前買了之後用過的次數大概不超過十次,最近心血來潮想拿出來畫畫圖,卻發現廠商早已不為新系統出韌體了。近乎全新的繪圖板就這麼成了一片垃圾。

於是,人們開始發展出一些升級小撇步,例如避免在大版本推出時就升級,等到X.1.0版,或至少等X.0.2(修過兩次臭蟲的版本)。也有說軟體與硬體不要差超過兩代,例如iPhone 6推出時搭配了iOS 8,那麼更新到iOS 10就停止。在較短的時間尺度上來看,順從這些小規則也無妨;反正硬體也沒換新,享受不到新功能。

所以,升級真的是好事嗎?本來的東西好好的,為什麼要自找麻煩呢?

《連線》雜誌首任主編Kevin Kelly曾經寫過一篇〈無盡升級的藝術〉。他認為所有東西都需要額外的能量和秩序來維持,生命本身就是保養工作,無一例外。確實,瀝青路面看似堅固,其實很快就會變得坑坑疤疤(機車族最了解);房子看似可以住一輩子,其實過個二十年就成了老宅,毛病不斷。山會崩塌,溪會乾涸,這還都是在人類一生之中就感覺得到的變化。

東西壞了就要換。這固然是常識,然而我們每次換新,卻不盡然換上同樣的東西。科技不斷進步,大至幫你洗屁股的馬桶蓋,小至無痕掛勾,我們早已升級了生活中的各方各面,不自覺而已。

有趣的是,Kelly也說,耗損也同樣會發生在軟體。有的人覺得軟體是程式碼,程式碼是數學,而數學是鐵律,因此軟體不可能耗損。然而現實是,程式碼會累積垃圾、電腦晶片會衰老、電腦程式會自行崩壞。「自行崩壞,與你無關,」Kelly如是說。

基礎設施在變化(或說進化),因此基於這個基礎設施的服務也必須隨之升級。一個服務利用了另一個服務,而這些服務又必須運行於某個作業系統。作業系統每年升級,開發者每年都活在大規模改寫程式碼的恐懼之中,而使用者也可能打開某個半年沒用的軟體,就發現介面和操作方法煥然一新,必須從頭學起。

引用Kelly的話說:「當你周遭的一切都開始升級、嘗試新的指令、揪出新的漏洞,既有的網站也會承受壓力,不得不進行維護。你可能不想升級,但當別人都升級時,你便不得不為。」顯然,網路時代的升級行為會引發連鎖反應,我們已經看到一代軟體設計師緊跟著iOS的設計疲於奔命。身為使用者,如果你眷戀著「還沒壞,幹嘛換」的美好,依現代軟體的升級速率,很快你就會發現還沒壞也不能用、升級後竟不會用了。

在新世界中,不論你的年紀多大、資歷多豐富,你永遠都會是個新手,永遠必須重新學習使用升級過後的軟體,即使這個軟體你已用了十幾年。使用Final Cut Pro的剪接師經歷過這種痛苦,購買附Touch Bar的MacBook Pro用戶正在經歷這種痛苦,而我今天用的軟體與三年前幾乎完全不同。

當然,你可能會焦慮,可能會害怕落後,可能覺得無謂而可笑,但也請理解正是永遠不知滿足的天性帶領著人類不斷創新,而現在的速度是前所未有地快。只是在這次升級與下一次升級之間,我們必須短暫承受風險,苦苦期待臭蟲被修復。

「為了提供更好的體驗,我們將隨時更新。」[1]有些軟體開發商已經在更新日誌上用了這樣的固定說明,可見一斑。任何時間打開App Store,幾乎都會有軟體等著升級更新,而且未更新軟體很快便會堆積起來。我從兩年前開始乾脆預設開啟手機軟體的自動更新功能,當作一種自潔行為。雖然也遇過更新之後反而臭蟲連連的情形,但長時間下來,利大於弊。

哲學家Karl Popper曾經提出「零星社會工程」概念,認為社會的演進應該從小地方開始發現問題,由下而上逐步改進。Popper強調靈活與試錯,並堅決反對由上而下打造烏托邦的企圖。這似乎與目前流行的敏捷軟體開發不謀而合。

我想起中秋聚餐時,家人偶然聊到某日文詞彙,不確定什麼意思。有智慧型手機的自然馬上開始低頭查Google翻譯和Jisho,而家中長輩則拿了本不知何年出版的《漢和辭典》開始翻,並聲明「辭典還是比網路正確」。結果並不意外,兩邊都找出類似的釋義,但長輩還是堅持「有時候網路不是什麼都對」。

他沒用過網路,大概也沒看過《啟航吧!編舟計畫》,固然對網路和辭典都有諸般誤解,但他說的話卻反映出對於典範的嚮往,希望有一個至高無上的準則可以依從;同時,也顯示對網路大量資訊所挾帶的「無所適從」、「不可盡信」、「假新聞」的不安。

越來越多人明白,把實體辭典拿來與網路辭典相比較沒有意義。兩者可能根本是同樣的東西。然而學習使用工具、保持靈活的心卻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功課。辭典需要修訂,典範也要升級。比起三十年前出版的紙本辭典,隨時更新的網路辭書更有可能修復以往的錯誤、收錄本來沒有的詞語。

在Karl Popper的概念裡,沒有固定不變的理想型態,社會並不是發展到某一個完美的點就可以停下來不動了。歷史沒有終點,烏托邦不存在。人類能做的,只有在好奇心驅使下,不斷找出社會中出現的微小問題並逐一修正,讓明天比今天更不痛苦一點點,如此而已。

儘管可能焦慮、有學不完的新東西、永遠是個新手,但唯有樂於升級工具、升級自己,人類才能持續往理型靠近。雖然靠近,卻永不止息。


  1. 我並不鼓勵開發者只寫這句,一來偷懶,二來用戶其實有興趣知道究竟更新了什麼。 ↩︎